世界会灭亡吗?
“妈妈, 世界会灭亡吗?”有一天,小鱼儿问了我这么个终极问题。我还没想好从何说起,简单说一句万物最终都会走向灭亡吗?然后又会有宇宙诞生吗?需要提还有multiuniverse存在的可能吗?分分秒秒都可能在二分吗?
小鱼儿开始进一步阐释:“你看,planets都会变成red dwarf, 或者white dwarf, 然后black dwarf这样。”
然后我问她:“那你觉得世界会灭亡吗?”
“嗯。”
我当然知道小鱼儿其实或许并不理解世界会灭亡是什么意思,即便是成年人也经常忘记地球是漂浮在太空中的一粒尘埃。她不过是综合了所看的各种芜杂的油管视频所获得的一种印象。可是这种流于表面的成效还是令人惊艳。
这么小就在潜意识里接受灭亡其实是一件不喜不悲的事情,值得庆祝的。我毕竟要等到20多岁才能明白做个会死的人是种无上的幸福。启蒙书是Simone de Beauvoir的小说《人都是要死的》(All men are immortal/Alle Menschen sind sterblich)。如果一个人永生,所有一切都渐渐变成无聊的重复和堆砌。就好比玩一个游戏,你早已厌倦了游戏规则看穿了游戏结局甚至对游戏里每个像素的历史都倒背如流,却失去放弃的权利,只能继续麻木不仁下去;正因为每个人有朝一日都会死,才能长出接受新鲜的触觉,不断延伸。
《人都是要死的》中,那个永生人曾经企图以自己的意志统一世界,只有一样事阻挡了这个伟大的目标:如果每个人都觉醒了,都要去做自己了,就不可能存在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这种自我觉醒其实是古今中外通行的追求,它就是Temple of Appollo上面的know thyself,就是佛家所说的自性。说到这里,最近家里老人们开始信佛了,可是我觉得他们所说的信佛和佛家的思想是两回事。佛家在中国是被误解最深的一种知识。佛是什么?佛就是自性,即自我觉醒,希望通过顿悟、特殊的经历、连年的教育或者各种其他方式把吉光片羽的清醒延长一生。如果在自己身上找不到佛,那这人世间就再没有第二个佛了,无论你再怎么求神拜佛、修庙施舍、念诵经文也无济于事,只会越来越南辕北辙。而对孩子的教育恰恰应该扎根于个体的觉醒,而不是基于种种其他诉求。佛家说,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平等自由是一个东方的概念,而自我觉醒是每个人的追求,每个人都希望朝向无限的光明(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意)。
和小鱼儿的对话还有后续。她问:“可是世界为什么会灭亡呢?是谁灭亡了世界呢?”真是个宏大命题啊。
我要做自己
有一回,小鱼儿穿了件像波妞一样的大裙子。出于赞美之心,我说:“哇,小鱼儿,你看,你变成波妞了!好可爱。” 结果人家不领情,反而嘟起了嘴巴。我以为她忘了波妞,于是开始给她重温宫崎骏的动画。小鱼儿听了还是不吱声。
“为什么不喜欢妈妈叫你波妞呢?”
“我不要做波妞,要做自己。变成谁都不如做自己好。”小鱼儿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好了。从前,又一条变色龙,可以变成任何东西,可是它最后变成了自己。因为它要吃蚊子,那它只能变成自己。做自己最好了!”
我深表赞同。
最近许多人都完成了疫苗接种,我们可以渐渐更频繁地跑到更多地方去玩。小鱼儿的身体素质也因此得到了长足提高,她喜欢做自己也有了额外充分的理由,因为她每天都在发现自己的新技能:她可以顺着高高的杆子滑溜下来了;跟着小姐妹们一起,她骑scooter也终于开始有点虎虎生风的架势了;二轮自行车已经安排上了;爬三米高的半圆形绳索装置,从下面爬到上面,再从外面爬下里面,可以一口气来上下好几回……
干杯,漱口水!
最近小鱼儿终于拨冗去见了一回自己的牙医,这还是疫情以来的第一次。我们在X光片中看到有几颗set two牙齿已经在牙龈底下开始健康冒头了。总体来说,小鱼儿的口腔卫生保持得不错。这次医生在送给小鱼儿的小口袋里不仅装了牙线、牙刷,还附带了一小瓶口香糖味的漱口水(Fluoride mouth rinse),于是我们按图索骥,买回来一大瓶。
基于这次牙医诊所的访问经历,小鱼儿画出了一个牙齿漫画,共有六个panel。第一,牙齿说:“No!Bacteria。”第二,牙齿说:“Flossing!”第三,牙膏说:“Kill you。” 第四,小鱼儿说:“Mmm?”漱口水说:“Drink me!” 第五,细菌:Dead。第六,牙齿卫士把死了的细菌带到牙齿国王面前,国王说:“Go there!”把细菌扔进了监狱。总体而言,图文并茂,编得不赖。
虽然在医生的教育下,小鱼儿已经意识到了用漱口水的重要性,但是要坚持下去不容易呀。于是我们编了一个关于牙齿细菌的故事。每天晚上,germs就开始闹腾:“今天晚上有机会了吧?今天晚上小鱼儿要是不肯刷牙,我们就可以在她牙齿上造房子。要是她不肯用牙线,我们就可以挖臭烘烘的洞。要是她不漱口,我们就可以把牙齿变黄变黑了, 哈哈哈!”小鱼儿大喊一声:“不会的!”然后跑到卫生间刷牙。之后我帮她用牙线剔干净上下十八道牙缝。最后小鱼儿倒出几毫升粉红色的漱口水,对着镜子:“干杯!”在嘴巴里咕噜噜洗一会,呸一下吐出来。然后小鱼儿说:“妈妈,给我讲另一个小朋友把漱口水喝了的故事。”“啊呀,另一个小朋友说,小鱼儿你不是说干杯吗?我已经把漱口水喝下去了!啊哟,我的肚子好疼。”“快点打911。”小鱼儿指挥,“漱口水是洗牙齿的,不是饮料。”
趣味小片段
什么叫霸道
有一次,我对小鱼儿说:“宝贝,妈妈最爱你,在我心里,没有任何人比得上你。”
小鱼儿想了想:“嗯……妈妈,你说没有人比得上我,那为什么你对爸爸笑?”
“……”
不仅如此,她自告奋勇给我们拍照时,会指挥:“啊呀,你们俩分开一点。”
“为什么?”
“因为分开点更好看呀。”
“……”
“林”和“零”
我给小鱼儿讲绘本,封面上读了标题,然后读作者:“……林真美……”
“和零真美一样!”小鱼儿插嘴,“零真美,哈哈!”
原谅我们南方人的低级笑话,前鼻音后鼻音永远傻傻分不清。
轮回
我跟小鱼儿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包括外婆、外太婆等等。她说:“妈妈生了我,以后我生孩子,孩子结婚以后,孩子生孩子。我们轮流。”嘿,这小不点掌握了生命的奥秘。
有大王也不一定赢
最近这阵子小鱼儿迷上了玩扑克牌,主要玩两种,拖拉机和21点。玩拖拉机时,每次她自己拿了大王就洋洋得意:“我有大王哦!”每次我们拿了大王,她就嗤之以鼻:“哼,拿了大王也不一定赢哦!”论什么叫做双标。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始尝试更多不同的board games。
手工
弹珠云霄飞车(Marble roller coaster)
我们最近经过一番网络调研,把家里的几根管道保温材料(foam pipe insulation)成功改造成了弹珠云霄飞车轨道。这个零成本的游戏让小鱼儿笑疯了、玩疯了。我们也可以顺道讲解一些基本的关于势能的知识。做法很简单,把保温材料(这种东西一般已经沿截面剖开一边)沿横截面对半剖开,然后用强力胶带互相连接起来。最后造型成360度空中转圈的轨道,示意图如下(弹珠滑动在管道里的声音很魔性很治愈)。
我们还把这个变成了各种其他相关游戏。在终点站上几个Blocks,就变成了弹珠打保龄球;在终点放上一个盒子或者带孔的磁铁片列阵,就变成了接弹珠;在终点用Blocks做一座长桥,再在长桥上建立障碍物,就变成了弹珠闯关……总之玩法无限。
主题书(Lapbook)
在繁忙的春天,小鱼儿跟着我们一起种种子、养花、锄草,顺道观察院子里的小虫子,看着胖乎乎的Bumblebee从一朵花心翻滚到另一朵,看着小蜂鸟流连在我们洒水时的小水柱边上。简言之,活成了农民伯伯。
我们也顺势做了第一本Lapbook,主题是春天,没有使用任何模板,全是小鱼儿现造的。
铺砖(Kite & Dart Tiling)
这是英国学家Roger Penrose发明的游戏,实现了用两块基本形状就进行无重复样式铺瓷砖,不管铺多大的地方都不可能出现重复样式。我们把它打印出来,然后贴在了硬纸板上剪下来,天天在家铺地板。后台回复“铺砖”,可以获得相应资源。
纸娃娃(Paper doll)
打印、涂色、剪剪剪,美丽的paper doll一套就完成了,衣柜好华丽。后台回复“纸娃娃”,可以获得相应资源。
二维混三维的绘画
有一次我给小鱼儿看了一些画家把生活中的小物件变成小画中的零部件。于是小鱼儿创作了几幅类似的恐龙系列,用到了铅笔和开心果果壳(当成石头)。
带珍珠耳环的姑娘
我给小鱼儿看Google Arts and Culture,小鱼儿临摹了一些世界名著。最有意思的是这幅带珍珠耳环的姑娘(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她在临摹的过程中理解了光和阴影对色彩的影响,这是她第一次意识到人物上色原来可以通过不同色彩来表达光线分布。
春山叠翠
我最近尝试着临摹春山叠翠图。
小鱼儿看着,激发了灵感,也来了一张,一样有山有水有船有房,一样有群中国古代人物,长发长衫。还额外加了在山上练体操的小朋友、一群兔子和在山上的小黄鸭浴室(彻底破功了)。
我们一家
小鱼儿近期画了好多我们一家,有画像也有活动。在她笔下,我们各个都超有艺术范儿。
快看呐,蝴蝶成精啦!
山上的红色栅栏后,一头牛刚准备出门。你注意到池塘里的石头有些长眼睛了吗?
这几幅在她想象中是为Google Doodle准备的,比如父亲节、母亲节,然后还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
C位是小鱼儿,我们家谁说了算一目了然。